欢迎访问:沃派博客 每天不定时发布IT文章相关资讯
当前位置:沃派博客-沃派网 > 娱乐要闻 > 正文

解救“情绪瘫痪”,留点“制动时间”

01-22 娱乐要闻

  站在岁末的节点上,你的状态是什么样的?在裁员的风潮里,依然无止境地加班?熬夜做着各种总结PPT?还是什么都提不起劲,掰着手指头等放假?可能你自己也没有意识到的是,其实,你遭遇了“情绪瘫痪”。“情绪瘫痪”并不是一个心理学上写进教科书的名词,但它精准传达出了一种状态——撤掉了“鸡血”之后人变“钝”了。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临床心理科袁勇贵主任表示,人就像一列高速行驶的火车,让自己停下来,恢复正常状态,需要更长的“制动时间”。不妨试试让自己从KPI的紧箍咒里解脱出来,学会审视“要求”和“苛求”的区别。

  扬子晚报/扬眼记者  杨彦

  加班忙忙忙,认知也会退化

  “你今天要加班吗?”被问这个问题,小林只有无奈地苦笑。

  互联网寒冬,很多家互联网巨头都在裁人,有班可以加,已经算不错的了。小林在一家创业型企业工作,工作繁多,即使双休日,也没有真正休息,手上仍然在处理工作的事情,日常比“997”(早上9点上班、晚上9点下班,一周工作7天)更辛苦。临近新年,工作任务也照样不减,还有公司里各方角力要应对。小林周边的人都发现,小林比平时更暴躁了,直来直去,像个爆竹一点就着。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临床心理科袁勇贵主任表示,长时间的工作、无止境的加班,人就像一列高速行驶的火车,让自己停下来,恢复正常状态,也需要更长的“制动时间”。长时间处于高压力的工作状态,确实会导致认知后退的情况,出现注意力难以集中、焦虑暴躁易怒等状况,解读他人情绪的能力也急剧下降,容易与他人产生误会和摩擦,而情绪出问题的本人,可能对此毫无知觉。

  没完成预期,挫败感来袭

  “特别累。”32岁的赵女士,写完工作总结,心里就莫名焦躁起来,像总有个猫爪子挠啊挠的。

  赵女士是典型的“A型血人格”,做事很有计划,但今年的工作看起来成效并不能让自己满意,赵女士都能想到领导拿着总结的表情;另一方面,老公的收入、儿子的成绩也没能达到年初拟定的目标。周围人喜气洋洋,自自然然就生出攀比的氛围来,赵女士的低落和新年的气氛有点格格不入。老公没办好交代的一件小事,赵女士的情绪爆发,跟老公发了一大通脾气,之后又懊恼起来,觉得是自己的情绪问题迁怒了家人。

  在心理学中有一个名词叫习得性无助,是指在做事时如果经常失败,会导致自己陷入一个坏循环,事情只会做得越来越糟。所以处理好挫败感,才能摆脱习得性无助的泥潭。袁勇贵主任表示,年末,可能是挫败感集中爆发的时间点。复盘一年审视成果、奖惩表彰的被动攀比,对自己要求高,没有达到预期,就很容易情绪抑郁,甚至爆发迁怒他人。其实在此时最需要的是自我要求的调整,和家人朋友等信任的人倾诉,也是不错的排遣坏情绪的办法。

  无心工作,也是节前综合征

  这两天,张小姐已经无心工作了,每天不是网购年货,就是在各大旅游网站浏览旅游景点的相关资料。张小姐说,平时工作那么忙,好不容易有个假了,肯定想好好规划出去玩一下,放松下心情。虽然手上事情还有一连串,可就是什么都不想干,一门心思地等着放假。有时候也想快点把事情做完,鼠标点着点着,就想到吃喝玩乐上去了,心猿意马,越来越不想干活。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徐治副主任医师分析,由于上班族平日生活节奏紧张、工作压力很大,所以对节日的休闲娱乐活动有了过多的期待,才会出现节日未到心乱的现象,主要表现为松弛、放纵、倦怠、效率低下、没有规律等。这往往是假期综合征的开始,假期前后,人们在短时间内,其身心经历着“紧张——放松——紧张”的适应过程,过渡时也就必然会出现一系列暂时性的身心不适现象,其最大的症状表现就是焦虑,包括注意力不集中,情绪波动起伏较大、易怒、嗜睡等。节后的症状往往比节前还要明显。因此提醒上班族,尽量不要将未完工作留到春节后处理,给节后的工作定个详细的目标和计划,为全年的工作打下基础。

  提醒

  从KPI紧箍咒里解脱出来

  情绪“瘫痪”和崩溃了并不一样。情绪崩溃时,可能会有头脑发胀、呼吸急促、心跳加快,思考空间被情绪完全挤压,大悲大喜言行不受控制。而情绪“瘫痪”,没有那么外显。

  袁勇贵主任表示,现在白领们大多被KPI绑架,一年年地自我加码,其实也可以试着让自己从KPI的紧箍咒里解脱出来。这并不是给自己一个不努力的借口,而是需要学会审视“要求”和“苛求”的区别。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cms/285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