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沃派博客 每天不定时发布IT文章相关资讯
当前位置:沃派博客-沃派网 > 娱乐要闻 > 正文

骑白马的,不一定是王子

01-29 娱乐要闻

上一次白马大出风头,还是在白雪公主的童话里,毕竟现在的人们更喜欢能带来奇迹和惊喜的黑马。

1.

白马在古代的西方,象征着尊贵的地位,因为白马这一品种,历来稀少且昂贵。柏拉图曾把人的灵魂比作是两匹奔马,白马代表了高贵、温和、自制,黑马代表了鲁莽、冲动、原始的本能,所以在西方很长时间内,白马才是夸人的话。

骑白马的,不一定是王子

吻醒白雪公主的王子,在原著中其实叫做Prince Charming,翻译过来就是帅气、有魅力的王子,最初跟白马其实没什么关系,偶遇公主时骑的马也没有被刻意强调是白马。之所以后来翻译为“白马王子”,据说因为他的原型是来自于欧洲神话故事中圆桌骑士团的首领——不列颠国王亚瑟(King Arthur),有一种说法称他为“白马王子(Prince on White Horse)。不过也有人说这个原型或许来自于亚瑟的外甥,圆桌骑士中最有风度的一位,高文(Gawain)。白马王子吻醒公主的情节,刚好跟高文通过一个吻解除妻子瑞格蕾尔身上邪恶魔咒的情节一脉相承。

骑白马的,不一定是王子

在古老的欧洲,把王子和白马扯上关系,其实不是什么难事。珍贵的白马,往往是欧洲各国皇室的标配。

英法百年战争中,在第一阶段的1356年,英军生擒法王约翰二世,有一段当时的记载说,被俘的约翰骑着一匹美丽的白马,而英王爱德华三世的儿子“黑王子”则骑着一匹小黑马。(“King John was mounted upon a beautiful white horse, and beside him rode the Black Prince on a little black pony.”)

还有时尚弄潮儿拿破仑老师,不仅爱穿高跟鞋,也特别中意白马。在他的各种摆拍画像中,总是骑着一匹健美壮硕的大白马。

骑白马的,不一定是王子

2.

从罗马时代开始,让伟大的首领乘坐白马拉的豪华马车,一度是当时流传的凯旋仪式中最重要的环节。

大约从公元前477年开始,古罗马与北部的伊特鲁里亚之间爆发维爱战争,战争持续了几十年,罗马人最终在卡米路斯的带领下赢得了胜利。为了庆祝凯旋,卡米路斯乘坐白马豪车上街游行,当他乘车来到朱庇特神庙时,罗马人都把他当成了战神再生。然而这种场面却让元老院的同事们非常不满,在古罗马人的宗教观念里,只有诸神之王朱庇特才配得上纯白色,他们一致认为卡米路斯乘坐白马拉车的行为是僭越神灵,于是放逐了这个出风头的家伙。

骑白马的,不一定是王子

可惜没过多长时间,高卢人打进了意大利,元老院差点就丢下了整个罗马,最后给高卢人上供了1000磅黄金才“买”回了罗马。元老院也不得不厚着脸皮召回卡米路斯,让他负责军队改革。从此以后,打胜仗的统帅坐着白马豪车游街,也就成了罗马凯旋仪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3.

白马在东方,也有相当的战争意义。三国时的曹植,唐朝的李白,都写过《白马篇》抒发自己的报国情怀,一个立志“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一个许愿“叱咤经百战,匈奴尽奔逃”。

历史上最有名的一位白马骑士,当属三国名将常山赵子龙。赵子龙这个习惯,大约来源于他的第一任领导公孙瓒,公孙瓒酷爱白马。

在当时的战场上,骑白马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因为太显眼,容易被当成目标杀死。刘备有一匹著名的马,的卢马,据说可能就是一匹白马(也有一说只是额上有白色斑点的马),当年庞统就是因为骑了刘备的的卢马,被敌军当做是刘备乱箭给射死了。

然而公孙瓒任性,他不但自己爱骑白马,还组建了一支精锐的骑兵部队,清一色全骑白色的战马。这支部队骁勇善骑射,且忠心追随首领,因而得名“白马义从”,赵子龙就是从这支部队中出道的。白马义从最辉煌的时期,据史料记载,能让匈奴这样靠骑兵发家的部落也不得不避着走,“瓒每与虏战,常乘白马,追不虚发,数获戎捷,虏相告云:‘当避白马’。”

赵子龙后来单飞追随刘备,依然保留着骑白马的习惯,大概也是受“白马义从”时期的影响。不过普通士兵就不敢效仿了,毕竟“常胜将军”这个名头不是谁都可以挣得到的。

骑白马的,不一定是王子

4.

在中国历史中,白马历来是很有分量感的存在。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cms/30129.html